前言 從上一篇文章到現在,已經度過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薪水也領了兩次(還準備領第三次),想到網友們想要看後續的心得,所以就特別來做一篇筆記。 想想,過幾年後再來看這篇文章應該會覺得很有趣吧。 總之,正文開始。 Remote 遠端上班 到現在上班一個多月,只有去過辦公室兩次。 第一次是第一天到職日,去辦公室看看風景(那天還剛好日蝕),認識一下其他同事,順便領一下公司發的 MacBook Pro 15" with TouchBar 和一些精美小品。 第二次則是被抓去跟同一個大組的同事吃飯,是說找我一個華人去吃中國餐廳,然後同事都是老外,倒是個很奇妙的體驗就是了。 雖然前幾年都是以 Freelancer 自由接案者為主,但是轉變為 Full-time 的 Remote 工程師,還是有很多事情不一樣。 像是: 每天都要掛著 IRC ,是一個聊天室的概念 幾乎每天都要開會,像是兩天開一次的 Stand-up,一個禮拜一次的 Triage and Grooming,兩個禮拜一次的 Retrospective、Iteration Review,甚至是一個月一次的 Monthly Review 沒有特定的工作,基本上要自己找工作 也因為這樣,生活習慣有了些許的改變,但就不特別描述了。 應該是蠻多人認為在家工作很爽,很輕鬆。 但是以我自己的感覺,是有那麼一點輕鬆,但是也會有種『沒人看到我上班,更不能讓人覺得我在混』的那種無形壓力,也算是有好有壞。 各種工具,而且是 Open Source 在台灣上班的時候,很少用一些協作或是任務形態的工具,甚至連 Code Review 都沒做過。進了 Wikimedia 後更是使用各種 Open Source 的工具,像是: Gerrit - 類似 Github,支援線上 Code Review 的平台 Phabricator - 類似 Jira,一種可開任務、接任務的平台 Etherpad - 類似 Google Document,支援線上協作 LibreOffice - 類似 Office 各種內部 Wiki 網站,大開眼界 英文實在要加強 是的,因為每天都要開會,所以每天都要講英文,讓我深深地覺得我的英文口語能力實在要加強。 還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