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2019 - 2020 美國陪產全紀錄

前言 2019 年算是幾乎整年沒出去玩的一年,說起來最主要的原因當然就是米雪兒懷孕了。 因為我本身是屬於一位動不動就緊張的緊張達人,遇到任何沒有經歷過的事情都會額外謹慎,所以在這期間我的手機搜尋紀錄都不外乎是"孕婦 + ooxx ",也唯有做這些事情才可以讓我心情稍微踏實一點。 而我兒子,Colton Feng,也在 2020/1/17 出生了,故特地發文紀念一下這段神奇的旅程。 懷孕了 大概是在 2019 年的四月份發現懷孕的,當我們發現"中獎"的時候,第一個關卡就莫過於打電話給醫院來預約第一次產檢。 因為沒有在台灣產檢過的經驗,所以每個步驟都是個挑戰。 在網路上看完一些在美國生產的攻略後,選定醫院之後就趁著假日打電話給 Kaiser Permanente 的生產專線,隨後問了幾個基本的問題,像是最後一次月經的時間、有沒有甚麼遺傳疾病,然後敲定好到院檢查的時間後就結束了電話。 第一次產檢 第一次產檢的經驗很特別,由於預訂的醫生剛好沒空,所以來幫米雪兒檢查的是一位 RN。產檢內容也沒特別說甚麼,主要就是在跟我們敘述整個懷孕會做到的檢查、需要注意的事項,還有進行最重要的超音波。 這是差不多八週左右的超音波,還只是一個小小的點,不過已經可以測得到心跳了。還記得第一次聽到米雪兒肚子內的心跳,真的覺得好神奇! 妊娠糖尿病檢測 第一次產檢的時候醫生要求說要去檢查看看有沒有糖尿病,因為孕婦在懷孕的過程中很容易得妊娠糖尿病,進而導致胎兒過大等不良影響,所以在產檢完就被要求到醫院附屬的實驗室進行糖尿檢測。 第一次的糖尿檢測米雪兒些微超標,所以過了一個禮拜後就又跑到醫院進行第二次的檢測,喝了一大杯糖水,還分了三個小時進行抽血,還好最終的結果是沒有糖尿病。 也因為這樣,我們才更加注重飲食的健康,譬如說不能吃太甜、要多吃高纖維食物、還有哪些食物醣分過高等等。 下圖是被抽血抽很多次的手臂,當媽媽真偉大 第二次超音波 跟台灣很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待的醫院是不太照超音波的。整個孕期下來,米雪兒才照了大概 3 次超音波。 第二次的超音波,是由專門的超音波達人來進行檢測的,主要的任務就是檢測胎兒是否一切正常。諸如頭型、鼻形、手指腳趾頭數量,以及生殖器等等,都在檢測範圍內。等到檢測完畢後
最近的文章

美國上班人 一周年心得

前言 距離上次的 美國上班首月心得  ,已經過了快一年了,期間經歷了很多事,最近也剛好結束了公司內的年度結算日,算是成功在美國職場上倖存下來。 故發此篇文章為此紀念一下一周年時候的我,也讓想來美國或是正要來美國工作的人一個簡單的參考。 另外,對於想要找遠端工作 (Remote Work) 的人,應該幫助更大...吧? 每日 每日工作好像沒什麼好寫的,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都覺得每日最大挑戰就是每天的 Stand-up,也就是那種要匯報自己昨天做了什麼,今天要準備做什麼的事情。 另外也有很多時候可以在這個時間來和同事討論遇到的問題,畢竟大家都是遠端工作, 所以這種時間點算是稍微重要的。 為了開會的時候不會卡卡的,我都習慣在開會前把自己做的事情先打在記事本上,然後練習講個兩三次,不然在開會的時候吃螺絲真的是非常糗的一件事情。  開完會之後就開始一天的工作了。 我是習慣早上做一下 Code Review,畢竟 Code Review 是非常繁雜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邊吃早餐邊配同事的 Code,已經成為我每日行程。 下午時間就是正式開發時間,有時候會覺得時間不夠用,有時候又覺得閒到發慌。但因為在家工作的關係,基本上事情做完就可以下班了。 出差 對於大多數都是遠端工作的公司(組織)來說,這種能夠和同事 In-person 見面的機會實在是很珍貴,所以我們每年都會有兩個聚會,一個是小組聚會,另外一個則是全員聚會。 這種聚會大多都是聚再一起聊聊 Annual Plan,聊聊自己的想法,然後各種交流。 對於英文不是那麼流暢又有文化差異的外國人來說,這種聚會真的是要人命啊。有時候講完一句話但看到同事給予一種“問號臉”,就會覺得非常尷尬且想要逃離現場。 不過,這種活動還是挺有趣的,而且今年又要再去參加一次,希望能夠有所改善。   年度評鑑 以前在台灣工作,似乎就是上頭的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更不要說這種年度評鑑,更是上頭的人決定的事情。但是在美國,這種同事和主管互相評鑑的這種事情,似乎非常常見。 今年同事給我的評價大多好評,主要就是工作做的確實,Coding 能力扎實,但需要改進自己平常溝通交流的次數。 評鑑完之後還要自己寫下明年年度的 Development plan,也就是期許自己要做什麼,等到明年

美國上班人 首月心得

前言 從上一篇文章到現在,已經度過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薪水也領了兩次(還準備領第三次),想到網友們想要看後續的心得,所以就特別來做一篇筆記。 想想,過幾年後再來看這篇文章應該會覺得很有趣吧。 總之,正文開始。 Remote 遠端上班 到現在上班一個多月,只有去過辦公室兩次。 第一次是第一天到職日,去辦公室看看風景(那天還剛好日蝕),認識一下其他同事,順便領一下公司發的 MacBook Pro 15" with TouchBar 和一些精美小品。 第二次則是被抓去跟同一個大組的同事吃飯,是說找我一個華人去吃中國餐廳,然後同事都是老外,倒是個很奇妙的體驗就是了。 雖然前幾年都是以 Freelancer 自由接案者為主,但是轉變為 Full-time 的 Remote 工程師,還是有很多事情不一樣。 像是: 每天都要掛著 IRC ,是一個聊天室的概念 幾乎每天都要開會,像是兩天開一次的 Stand-up,一個禮拜一次的 Triage and Grooming,兩個禮拜一次的 Retrospective、Iteration Review,甚至是一個月一次的 Monthly Review 沒有特定的工作,基本上要自己找工作 也因為這樣,生活習慣有了些許的改變,但就不特別描述了。 應該是蠻多人認為在家工作很爽,很輕鬆。 但是以我自己的感覺,是有那麼一點輕鬆,但是也會有種『沒人看到我上班,更不能讓人覺得我在混』的那種無形壓力,也算是有好有壞。 各種工具,而且是 Open Source 在台灣上班的時候,很少用一些協作或是任務形態的工具,甚至連 Code Review 都沒做過。進了 Wikimedia 後更是使用各種 Open Source 的工具,像是: Gerrit - 類似 Github,支援線上 Code Review 的平台 Phabricator - 類似 Jira,一種可開任務、接任務的平台 Etherpad - 類似 Google Document,支援線上協作 LibreOffice - 類似 Office 各種內部 Wiki 網站,大開眼界 英文實在要加強 是的,因為每天都要開會,所以每天都要講英文,讓我深深地覺得我的英文口語能力實在要加強。 還在學校

2017 美國找工作記

前言 2012 年 從愛爾達離職之後,過了五年,終於又要再度踏上正職上班的生活。從今年二月底開始找工作,找到七月底,終於在 OPT 的 90 天失業期限到期前找到工作。 其中的心酸血淚,我想只有同是想要在異國留下來繼續打拼的留學生才能體會吧? 在這段期間內,除了要感謝親朋好友之外,最需要感謝的就是米雪兒了。 畢業後為了要認真找工作,都不敢接外包賺外快,銀行戶頭也因為餘額不足持續被扣款 Maintaince Fee,也不敢跟老爸老媽說我已經沒錢了,所以都只能跟米雪兒銀行借錢過生活。 現在終於找到了工作,終於可以好好補償米雪兒了,有妳真好。 廢話這麼多,終於可以進入正題了! 美國三寶幫我度過難關 小統計 海投: 400+  拒絕信:50+  電話面試:31 現場面試:3 Offer:1 從二月底到現在,海投履歷大概超過了 400 封,主要都是針對 Web 和 Android 開發。因為之前有工作過幾年,再加上也有全職 Full-time Freelancer 的經驗,所以連 Senior 的職缺我也投 。 主要的投履歷網站就是  Linkedin 和 Indeed。 其他像是 Monster,Dice 以及 Hired 之類的我都也有申請帳號,但是大多是 Contract 的職缺居多,對於我們需要 Full-time 的職缺確實是沒什麼幫助。 最後能拿到一個 Offer ,對我來說真的是太幸運了。 事前準備 準備好自己的 Linkedin Profile 把自己做過的 Project 和工作經驗都寫上去 盡可能的提高 Connection 準備好自己的 Resume。 快要畢業的可以在畢業前就先準備好,然後拿去給學校老師修改一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版本。 持續改履歷,改到好為止 如果你是 Computer Science 的畢業生,請趕快刷題吧。 去 Leetcode 找解答, http://www.programcreek.com/2012/12/面试10大算法汇总+常见题目解答/  資料結構 時間複雜度 找內推 別悶 ======= Yelp  這是我第一間面試的公司,是還在

平水相逢 RWD 版上線

前言 是的,經過了非常多年(嚴格說起來是六年) 平水相逢終於也有 RWD 版的網站了。 這幾年陸陸續續接了好多個案子,不管是 Android 和 PHP 網站,基本上都是在不斷學習,不斷改進的情況下來改善自己寫程式的習慣。 每次花了時間把客戶的 RWD 網站做好後,回頭看看自己的網站就會覺得『怎麼這麼爛』,但是又沒太多的時間可以全心全意地把網站給改好。 距離上一次新增功能應該是三年前,那時候花了兩個禮拜寫了一個站內的討論板系統,雖然說架構還可以,但是就是沒什麼人用,所以就一併在這次給移除了。 大約是去年十二月左右下定決心要在研究所畢業之前改版,只要下定決心,就要拿出接案子的行動力,所以就這樣一鼓作氣的改版完成! 技術 用了最近一次幫客戶做的案子的網站來當主架構,採用 MVC 的方式來撰寫 講得好像有模有樣,連 MVC 的架構都是自己一點一點弄起來的架構,寫起來也還算順手。 再加上之前去 nVidia 工作的時候有被 QA Team 測試一下整體網站的漏洞和資安,所以這架構還算可以就是了。(但還是會害怕XD) 網站的 CSS Framework 當然就是用 Bootstrap。 原本有在 Bootstrap 3 和 Bootstrap 4 alpha 中做選擇,但是基於不想要一直改的情況下,最後還是選擇 Bootstrap 3。 然後這次網站沒用到啥 JavaScript ,連 jQuery 也很少用。如果有要新增一些特別的功能,可能會採用 AngularJS 來實現,順便學學新的技術。 移除 移除的東西其實還蠻多的,主要是沒什麼人用那些功能,但實際上當然是因為我自己懶得寫的關係。 想當初大學畢業專題寫的討論區和評分系統都被我直接移除,有點像是回歸原點一樣,只做單純的遊戲分享。 看了以前寫的程式,果然用太少物件導向,累贅的程式碼多了很多,管理起來也很不容易。 不過基本上的邏輯還算可以,所以在這次改版的時候還是有參照以前的邏輯下去修改。 日後不知道還會不會新增什麼小功能,但可能還是要花時間來規劃了。 未來 未來的事情誰都說不清,還好 PHP 的社群還蠻龐大的,不然現在我可能會用其他的語言改寫網站吧。 現在比較害怕的就是又推出什麼裝置

神奇寶貝 Pokemon

最近 Pokemon Go 很熱門,還好我現在人就在美國念書,所以可以搶先全球的玩家玩到這款有趣的遊戲。 要睡覺前看到這篇文章『 別讓遊戲成為人生的全部:當年沉迷「神奇寶貝」電玩,流行退了才發覺自己什麼都不是 』,覺得特別有意思。 還記得小學的時候,老媽好像怕我沈迷打電動,在我國小三年級的時候就把我逼去補習班上課,還記得那時候小學放學後要先走回家,然後看完卡通,吃完飯之後,就等老爸載我去補習班上課。 小學的時候有好多有趣的東西,像是爆走兄弟、戰鬥陀螺、溜溜球,當然還有最重要的『神奇寶貝』。 還記得那時候對神奇寶貝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在小學附近的「黑店」看到的遊戲卡帶,那時候還沒有皮卡丘的版本,只有妙蛙種子的版本。 過一陣子之後,神奇寶貝的卡通就開始在電視上出現了,大家也就因為這樣開始在那邊瘋狂玩神奇寶貝。 一開始我沒有 GameBoy 的時候,只能在那邊看別的同學玩得好開心。後來有一次段考前好像一直跟老媽盧說要買 GameBoy ,老媽就說如果有考試考前三名就可以買,結果我也不知道哪來的衝勁,還真的就給我考了前三名。 之後就不知道是哪個假日,老爸老媽帶我去豐原的大賣場,我挑了一台黑色的 GameBoy ,還有一個什麼 100 in 1 的卡帶,其實裡面都是重複的遊戲。 過一陣子之後終於也有了神奇寶貝黃版的遊戲,也不記得是自己偷偷買的還是跟朋友借的,反正就是玩到這款遊戲,當然也是一破再破,玩得非常入迷。 還記得那時候幾乎是天天早上五六點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拿 GameBoy 出來玩,結果這個情形維持了好一陣子,後來 GameBoy 就被老媽給藏起來了。 就這樣,沒有遊戲的日子過得特別平靜,雖然說在小學的班上還是有好多同學都有 GameBoy,快畢業的時候還看到同學玩著彩色的 GameBoy ,感覺就是非常讚。不過那時候快要升上國中了,覺得好像要長大了,所以就沒特別在意這件事情。 之後,升上國中後就開始變得好專心,認真唸書之餘,假日的休閒活動就是坐在我哥旁邊看他玩電腦。 那時候還沒有所謂的寬頻上網,所以要玩遊戲也只能找一些簡單的遊戲來玩。也不知道是哪來的因緣際會,找到了所謂的 GameBoy 模擬器,第一個下載的遊戲就是神奇寶貝。童年的回憶瞬間湧上心同,真的很感動。 也因為這樣,做了網站,對電腦的東西越來越有興趣,

在 Mac 上利用 VirtualBox 安裝 CentOS 7 + Oracle Database 12c Express

前言 因為上課的需要,所以花了一點時間在研究怎麼安裝,前前後後花了幾天的時間再研究,原本要用 Ubuntu 來安裝,但是失敗好幾次再加上有些缺少的必備元件沒辦法裝上去,最後才發現原來有官方文件可以看,照著步驟做之後就順利安裝了。 系統環境 作業系統:Mac OS El Capitan 虛擬機器: VirtualBox Linux 版本: CentOS 7 (minimal ISO) 資料庫: Oracle Database 12c 輔助工具: FileZilla, XQuartz 1. 安裝虛擬機器 在 Mac 上安裝 VirtualBox,基本上就是按下一步一下就裝好了,之後先把 CentOS 7 下載下來,後來就可以按下建立新的虛擬機器,在名稱的地方輸入 CentOS ,他就會幫你選好是要用 RedHat 。 在這邊記得要將記憶體設定調高一點 (大概 1G Ram ),不然在安裝 Oracle Database 的時候會有問題。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 Rom 要設定大一點, 最好要 25 GB 以上 。因為 Oracle Database 的檔案兩個加上去就超過 2G ,更不要說解壓縮或是安裝過程中的一些步驟。 容量太小會造成安裝失敗。 基本上安裝 CentOS 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就設定一下管理員密碼,並且開一組自己的帳號和密碼,安裝好就可以進行下個步驟了。 2. 設定遠端連線 SSH 之前花很多時間在設定,原先都是用 Ubuntu ,但是發現 CentOS 有些地方都不太一樣,所以又花一些時間在找資料。 登入後,請利用 root 權限來操作 [root@localhost]# su - root  登入後,請先做 dhclient,向 DHCP 手動取得 IP [root@localhost]# dhclient   之後取得 IP 後,就可以查看自己的虛擬機器的 IP [root@localhost]# ip addr 找出紅框中的 IP 位置,我這邊是 10.0.2.15 ,記起來後就要準備設定 VirtualBox 和 Mac